紅色文化資源是革命老區特有的優勢資源,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是鄉村振興戰略中不可或缺的動力源泉和資源支撐。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我們要接續推進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承與創新,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內涵,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動能、提供新引擎。
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價值
拓寬發展業態,推動產業興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只有產業發展壯大,農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鄉村才能實現全面振興。紅色資源作為一種人文資源,能夠轉化為旅游資源和文化產業資源,借此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效合一。通過對當地革命遺址、名人故居等載體所蘊含的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將其與綠色生態、紅色旅游、愛國主義教育等領域進行深度融合,形成“紅色+”為核心的多元產業發展業態,在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同時,還能夠帶動當地餐飲、住宿、農業以及交通等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為當地居民提供豐富的就業機會,促進鄉村經濟的長久發展。
構建紅色平臺,夯實人才基石。通過建設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發展紅色旅游,能夠為當地居民提供優質的學習機會和成長平臺,幫助其提升致富本領和能力,為鄉村振興提供本地人才支撐。此外,隨著鄉村發展活力和潛力的不斷顯現,能夠讓外界看到革命老區不僅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更有著寬廣的發展前景,從而增強有志之士投身于鄉村振興偉大事業中的意愿,為鄉村振興提供外來人才支撐,由此“內外一體”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涵養文化品質,推動鄉風文明。紅色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精神源泉,也是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寶貴精神財富。通過對紅色文化資源背后的英雄人物、革命精神進行宣傳和弘揚,可以增強鄉村居民對當地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潛移默化提升鄉村文化涵養,促使其自覺向先進榜樣看齊。同時,挖掘紅色文化資源背后的深刻內涵,將其與鄉風、家風和民風等時代要求相結合,能夠繁榮鄉村文化,循序漸進推動當地由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向文明鄉風的自然過渡。
美化鄉村環境,實現生態宜居。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保護利用紅色資源、發展紅色旅游,應與美麗鄉村建設同頻共振,以紅色文化遺產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提升鄉村宜居性和整體風貌。隨著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當地改善生活和生態環境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會得到一定提升,從而推進鄉村環境的優化。此外,將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總體規劃和部署融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新農村建設以及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等時代政策,能夠有效推進與鄉村發展相配套的公共衛生、文化活動等基礎設施的落地建設提質增效,穩扎穩打將鄉村建設成為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
提升治理效能,夯實組織堡壘。治理有效是推動鄉村振興的保障。紅色文化是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創造的,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科學性、大眾性。深入發掘紅色文化資源背后的深刻內涵,對于黨員干部做好鄉村振興的領頭羊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研究和整理黨在不同時期關于鄉村治理和領導農村工作的可行性經驗,可以為新時代基層黨員干部開展鄉村工作提供現實指引,切實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同時,紅色文化具有強大的教育熏陶作用,能夠鞭策基層黨員干部堅守為民服務的初心,堅定為民服務的信念,自覺內化其蘊含的崇高理想信念與價值追求,將其轉化為不懈奮斗和為民服務的強大動力,從而將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可靠的戰斗堡壘,扎實有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路徑
優化頂層設計,定好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方向標。良好的工作部署是確保紅色文化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當地政府應不斷完善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建設規劃和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法規制度。一方面,深入調研了解當地紅色文化資源的分布、特點與價值,制定出符合實際、具有前瞻性的規劃方案,為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明確的指導。另一方面,明確各地革命文物的保護主體、保護標準、保護方法、管理主體、管理責任、管理等級,以及開發利用時應遵循的原則,規定開發利用過程中的監管、收益處置、所需資金來源等具體內容,使各主體在以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全過程有章可依、有規可守,有序可循。
強化資源保障,夯實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基礎點。專業人才、基礎設施等資源要素是革命老區以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基石,要多措并舉夯實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根基。一方面,通過舉辦宣講會、展覽、實踐培訓等多樣化活動,并結合線上線下招聘、政策扶持、資金資助等多種舉措,向廣大人民群眾深入解讀紅色文化資源與鄉村振興互促互進的內在關聯,展現以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廣闊前景,鼓勵和吸引更多人才為推動鄉村振興建言獻策、勠力同心。另一方面,堅持優化交通網絡解決游客前往紅色景點的交通瓶頸、提升酒店、餐飲的服務質量,確保游客的舒適度和滿意度,在整體上提升當地紅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加強宣傳推廣,實現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效用最大化。有效的宣傳對當地以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事業的蓬勃發展至關重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宣傳方式已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因而必須創新紅色文化宣傳方法,構建多樣化的宣傳格局。一方面,充分依托鄉村地區的革命歷史題材,利用抖音、快手、B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網絡新媒體平臺,廣泛宣傳當地紅色文化資源的歷史脈絡、感人故事和崇高精神,提高公眾對紅色文化的認知度和認同感。另一方面,開展紅色旅游、紅色文物展覽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增強當地知名度和影響力,最大程度地發揮紅色文化資源對鄉村振興的助推作用。
綜上所述,紅色文化資源為推動革命老區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大精神內核和可靠支撐,而鄉村振興的持續深化也必將反過來促進對紅色文化資源的深入挖掘、科學運用和精心保護,二者形成良性互動、相輔相成的發展態勢。展望未來,我們堅信,在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奮斗下,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資源將煥發更加璀璨的光芒,為鄉村振興注入不竭動力,推動鄉村實現全面振興。
(任晶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