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新時代走過的每一步,正是成千上萬像潘建偉一樣的科學家,用只爭朝夕的使命擔當和永不止步的奮斗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科技奇跡,實現了中國科技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6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致敬新時代”紅色故事宣講活動走進國防大學,為700余名觀眾作了專場宣講。當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宣講員王金金慷慨激昂地講述完量子信息領域領跑者潘建偉院士幾十年如一日執著于科學報國的感人故事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宣講活動現場 記者 楊亮 攝
汶川地震中被救的少年長大后成為搶險救災中的解放軍戰士,《銘記》欄目組歷時五年記錄600余位抗美援朝志愿軍老戰士和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跡,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發大飛機C919的總設計師吳光輝院士帶領團隊實現中國大飛機首飛……
宣講中,講解員們飽含熱情,講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挺身而出、向險前行的鐵血擔當,抗美援朝老兵舍生忘死、浴血奮戰的愛國主義情懷,以及中國航天人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等,紅色故事直抵人心、激蕩心靈,讓觀眾真切感受到紅色精神的深厚內涵。
宣講活動現場 記者 楊亮 攝
《領跑全球“量子夢”》講述者王金金說,為了講好量子信息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實踐這個主題,她和團隊查閱了大量文獻,最后選擇以這一領域的代表性人物潘建偉院士為切入口,以小見大講好新時代創造的科技奇跡的故事。“很榮幸能成為一名紅色故事宣講員,講述我國科學家帶領團隊攻克技術難關、讓中國成為世界量子信息技術領跑者的故事。在一次次宣講中,我更加感受到了科學家們在中國科技領域的傳承、創新、堅守,以及他們帶給人的自豪感和奮進力量。”
宣講活動現場 記者 楊亮 攝
“如今我們傳播這些抗美援朝老兵的感人故事,我認為是緬懷也是傳承,傳承矢志打贏、敢于亮劍的革命精神,傳承跨越歷史和時空的愛國主義情懷。”在聽完故事《為了銘記》之后,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博士研究生楊皛感慨:“今天的宣講,讓我感受最深、最有共鳴的就是搶救性挖掘記錄抗美援朝口述歷史的故事,宣講員帶領觀眾翻開了塵封多年的歷史記憶,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當年志愿軍老兵們逢敵必亮劍的英勇無畏精神,他們用戰績和實力維護了祖國的安全和尊嚴,在和平年代回首當年的戰火硝煙,讓我覺得非常感慨。”
宣講活動現場 記者 楊亮 攝
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政治工作處主任王本忠說:“此次宣講的故事用真理真實真情擦亮了紅色歷史,點燃了愛國熱情,也激勵了奮進力量,既是一次靈魂的洗禮,也是一次政治教育的示范,為提升思政課程的質效提供了借鑒。下一步,我們將認真感悟宣講精神,把好的思想、好的故事、好的形式融入崗位實踐,納入教戰研戰、學戰練戰,助力學院高質量發展,走好奮進新時代的強軍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