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被譽為“英雄城”,是源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從那時起,“八一”這個光輝的日子便與南昌緊密相連,成為中國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領導下,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率領黨所掌握和影響的軍隊2萬余人,在南昌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南昌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開啟了中國革命新紀元。
1933年6月30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以發動南昌起義的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予以批準。此后,8月1日成為人民軍隊建軍紀念日。
走進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座震撼人心的《石破天驚》雕塑。一只強勁有力的大手從崩裂的石塊中伸出,緊緊握著一支指向蒼穹的步槍。扳機即將扣動,仿佛即將打響那劃破歷史長空的第一槍。這座雕塑象征著中國共產黨人在艱難困境中不畏強敵、敢于斗爭的精神,是南昌起義的精神象征。
《石破天驚》雕塑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供圖
紀念館內的展陳豐富而翔實,通過珍貴的文物、歷史照片、場景復原以及多媒體展示手段,全面而生動地展現了南昌起義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在“危難中奮起”展廳,我看到了當時中國社會的黑暗與動蕩。列強侵略,軍閥混戰,生靈涂炭,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嚴峻考驗。然而,共產黨人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積極探索革命的新道路。
“偉大的決策”展廳詳細介紹了南昌起義的籌備過程。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在關鍵時刻做出了起義的偉大決策,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打響第一槍”展廳是整個紀念館的核心部分,陳列著許多與南昌起義有關的重要文物。其中,朱德的手槍(復制件)格外引人注目。這是一把德國造M1896式短管警用型毛瑟手槍,俗稱駁殼槍。1927年,朱德在南昌刺探軍情,為起義做準備。起義當天,他憑借這把手槍,參與并指揮了戰斗,為起義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把手槍不僅是一件武器,更是南昌起義的歷史見證者,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勇敢與智慧。
在“南征下廣東”“轉戰上井岡”展廳,我了解到南昌起義勝利后,起義部隊面臨的重重困難和挑戰。他們一路南下,經歷了無數次戰斗,遭受了重大損失。但即便如此,他們依然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堅持斗爭。最終,朱德率領的起義部隊余部與毛澤東率領的湘贛邊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兩支革命力量匯聚到一起,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群英耀中華”展廳展示了南昌起義中眾多英雄人物的事跡。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老一輩革命家為了實現革命理想,不顧個人安危,投身于南昌起義的偉大事業。他們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夜游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更是給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紀念館創新推出“光影八一”燈光秀,以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再現了南昌起義的歷史場景。當燈光點亮,激昂的音樂響起,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面展現在眼前:起義軍在槍林彈雨中奮勇沖鋒,戰士們的吶喊聲猶在耳邊,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