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走進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序廳時看到,志愿者與館員們正在排練“‘人民軍隊心向黨’——嘹亮戰歌·熱血青春·薪火傳承”思政教學活動。志愿者以紅歌快閃《黃河大合唱》為開篇,用鏗鏘有力的歌聲將觀眾帶回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這場融合情景劇、故事宣講與跨館聯動的沉浸式體驗,是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獻禮建軍98周年的創新之作。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作為“英雄城”南昌的精神地標,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近年來依托科技賦能、青春力量與創意轉化,讓革命歷史穿越時空,煥發出震撼人心的當代生命力。
“我們去年推出了江西省首個革命舊址燈光秀——‘光影八一’,以3D Mapping技術將百年建筑化為敘事畫布,深受游客喜愛。”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相關負責人說,這場“文化+科技+旅游”的視聽盛宴獨具特色,43場演出場場爆滿,觀眾累計達到60萬人次。
今年五一假期,“光影八一”限時返場,再度點亮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今年的燈光秀還增加了海、陸、空最新的軍事裝備成果展示,并采用數控燈光聯動虛擬影像,實現光影秀節奏和情緒上的統一,跨時空演繹紅色精神的內核。
當“人民軍隊忠于黨”的鎏金大字在夜空綻放,現場的許多觀眾自發打開手機閃光燈組成星海。技術不僅復活歷史,更促進經濟——周邊的中山路商圈夜消費客流顯著增長,印證了“紅色IP”對文旅消費的帶動作用。
“收條不僅是軍費證明,更是南昌人民與軍隊的深情紐帶……”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展廳內,佩戴紅領巾的“小小講解員”王藝錕正向游客講述文物故事。作為“八一紅色百人團”少年團成員,他經過導師制特訓,發聲技巧與情感表達有顯著提升,講解獲得觀眾點贊。
“八一紅色百人團”的成員年齡范圍覆蓋7歲至77歲,是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育人的核心載體。297名成員分為少年團、青年團、芳華團,涵蓋社會志愿者、文博名人團隊和專家學者團隊,累計完成宣講725場,服務時長超2.7萬小時。
他們通過以聲傳情、以史育人的專題宣講方式,讓紅色教育與志愿宣講服務同頻共振。
為傳承好紅色基因、宣講好新時代的動人故事,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還積極組建“時代新聲”主題宣講隊。宣講隊不僅走進學校、機關單位、部隊、文博場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地,還將宣講送到了列車上、航班上。
有一次,“時代新聲”主題宣講隊走進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該部隊前身是參加過南昌八一起義的部隊之一,傳承著南昌八一起義的紅色血脈。
官兵代表表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帶來的專題黨課和紅色故事宣講是一場精彩的忠誠信仰課、追根溯源課。追憶歷史出發點,我感受到了我軍一路走來的艱辛,作為新時代革命軍人更要堅定砥礪奮進,為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貢獻力量!”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宣傳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時代新聲”主題宣講隊自成立以來共組織了130場宣講,11萬余名觀眾現場聆聽,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創新展示和傳播方式讓革命記憶永不褪色、傳承永葆生機。作為軍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正以最鮮活的方式證明,紅色基因始終在英雄城的血脈中澎湃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