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湖南懷化芷江細雨朦朧,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前,一塊大型展板靜靜矗立。中國旅游報社記者看到,當日,61張由美國國家檔案館保存的“二戰——芷江”珍貴歷史照片展出,吸引眾多觀眾駐足凝視。這批照片共分為4個部分,直觀還原了80年前芷江地區的抗戰歷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廣播“終戰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中國戰區受降典禮在湖南芷江舉行,雙方商定日軍向中國軍民投降的所有事宜細節,并在日本投降注意事項備忘錄上簽字。芷江受降宣告了侵華日軍的徹底失敗,標志著中華民族近百年來反抗外來侵略取得完全勝利。
198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40年來,紀念館已發展到占地20多公頃,主要包括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坊、中國戰區受降典禮會場舊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舊址等紀念性構筑物和少量輔助建筑物。紀念館從海內外征集到珍貴文物和資料5399件(套),通過“正義的勝利”“歷史選擇芷江”“芷江受降典禮”“全國受降”“解放區受降”等陳列內容,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史實。紀念館近10年已累計接待參觀者超2000萬人次,開展主題教育1.2萬余場次。
步入館區,在保存完好的中國戰區受降典禮會場舊址內,簽字桌居中而設,兩旁木椅整齊肅立,一切保持原貌。紀念館內陳列著當年受降典禮的珍貴電報原件,記錄著日本侵略者最終低頭的歷史記憶。
紀念館講解員鄧雨說:“當我帶領游客參觀這些珍貴的照片、文字資料以及生銹的裝備時,仿佛身處抗戰現場,讓我深刻感受到勝利與和平的來之不易。作為后人,我們更應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把這份精神力量融入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中。”
“看到展館內陳列的受降原始文件、現場照片以及當時使用的桌椅,課本中的歷史內容瞬間轉化為可感知的現實,也讓我明白,真正的紀念不僅是回顧過去,更是思考每個人在維護和平中的責任。” 游客李女士參觀后說,這次參觀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必須牢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繼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攻堅克難、奮勇向前。
近年來,紀念館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追尋抗戰足跡,重溫抗戰英雄故事,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例如,舉辦“二戰——芷江”珍貴歷史照片展,其中,8張芷江受降儀式照片記錄了1945年8月21日受降典禮的重要時刻,包括侵華日軍投降代表抵達、簽署投降文件等關鍵場景。
“8張照片中,侵華日軍投降代表今井武夫的一張特寫照片十分顯眼。他眼瞼低垂,避開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緊繃的面部肌肉和略顯僵硬的姿勢,生動呈現了一個戰敗者的心理狀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吳建宏介紹,此次公布的受降照片與館藏影像資料互為補充,特別是多張近距離特寫畫面,為研究者和觀眾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歷史細節。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館加速推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舊址保護提升項目,項目包含新建游客服務中心,對停車場等開放服務設施、現有展陳場景及內容進行提升改造。項目已于8月中旬完工。
吳建宏介紹,提升項目新增保潔、安保等多個就業崗位,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就業機會。新建設的游客服務中心與特色購物區,為當地特色產品提供了展銷平臺,可以讓更多百姓共享旅游發展帶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