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聯動建黨主題片區各舊址單位精心策劃、聯動發力,以豐富多元的特色活動,吸引近10萬人次觀眾走進紅色舊址,追尋歷史足跡、汲取前行力量。
作為新文化運動中心、五四運動策源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主陣地和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北大紅樓成為眾多游客參觀首選地。紀念館連續開展4期青少年研學活動,累計吸引百余組家庭參與。孩子們在圖書館主任室聆聽“鐵肩擔道義”的精神力量;在油畫《兼容并包》前凝望覺醒光芒;在大教室內感受百年前青年探索救國之道的熱血情懷。一位學生在留言簿上寫道:“站在先驅奮斗過的地方,我才真正理解了‘青春何謂’與‘青年何為’。”
蒙藏學校舊址以“文化+紅色”雙輪驅動,推出非遺舞獅表演與露天電影放映兩大特色活動,讓觀眾在非遺技藝的震撼中感悟民族智慧,在紅色光影的敘事中汲取奮進力量。在舊址東院的廣東體驗區,南獅騰躍,鑼鼓鏗鏘,非遺傳承人以靈動獅頭舞出“中華精氣神”,觀眾在非遺魅力中感悟民族團結之情;夜幕降臨時,舊址西院的露天影院放映《雞毛信》等紅色經典影片,吸引超過200名觀眾圍坐觀看。
長辛店二七機車廠以“巡禮百年二七,共赴大國收藏”為主題,推出第三屆中國鐵路文化收藏博覽會。北大二院舊址(原北大數學系樓)與《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推出“承革命記憶·賀家國安康”國慶主題活動和五類配套活動,涵蓋寄語留言、志愿講解、猜燈謎、沉浸式觀影、集章打卡等。京報館舊址以“換裝體驗+手工拓印+歷史對話”串聯紅色敘事,讓觀眾在思想碰撞中觸摸百年報業的精神圖騰,感悟“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筆下有力量”的家國擔當。此外,李大釗烈士陵園、長辛店二七烈士墓、陶然亭慈悲庵、高君宇烈士墓、長辛店二七紀念館等舊址單位通過推出義務講解等方式,引導游客參觀紅色展覽,學習紅色歷史。
下一步,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將持續發揮建黨主題片區牽頭單位作用,深挖片區點位特色,做好片區間相互引流,探索紅色文化傳播新路徑,讓紅色故事成為涵養家國情懷的精神沃土,讓革命舊址成為激勵人們砥礪前行的精神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