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武鄉縣是抗戰時期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長期駐扎地,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被譽為“沒有圍墻的抗戰歷史博物館”。國慶假期,眾多游客紛至沓來,深入太行山探尋戰斗遺存、革命舊址,聆聽革命故事,感受那份穿越時空的震撼與感動。
把故事講好
沿著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進入武鄉縣王家峪村,開闊的街道、整潔的院落、鮮活的文化墻……一幅美好的鄉村景象展現在眾人眼前。近年來,武鄉以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紀念館為核心,整合下合、上北漳、下北漳、石圪垤4個村子的資源,構建起“紅色文化生態圈”。
王家峪村黨支部書記李志文介紹,村里修繕了17處革命舊址,建設了主題黨日活動基地,打造了“一基地三課堂”教育矩陣,還推出紅色故事會、小型實景表演等項目,以“文物+故事+體驗”模式,讓歷史鮮活起來,村子去年接待游客近20萬人次。
在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紀念館前,寧波游客張先生與朋友正在休息。“我們從大同一路行至武鄉,在這里聽到‘朱德家書’‘七兩糧票’的故事,太感動了,真切體會到老一輩革命家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家國情懷。”張先生說,他們還參加了重走太行英雄路沉浸式體驗活動,通過角色扮演,深度體驗了太行軍民魚水情深。
武鄉縣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員介紹,國慶假期,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紀念館推出了沉浸式體驗活動,游客們在春花擁軍站、心艾醫療救護站等紅色體驗點,推著獨輪車運送“軍糧”,化身“戰地急救兵”學習緊急包扎技能……通過情景交融還原歷史場景,通過沉浸式互動體驗將游客帶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讓革命歷史可觸摸,讓紅色文化走進人們的心里。
10月1日,下北漳前方魯迅藝術學校舊址里不少游客正在參加體驗活動。他們拓印“太行英雄”傳單,體會文藝戰士“以筆當槍、以文抗戰”的精神力量。80多年前,魯迅藝術學校入駐下北漳村,心懷報國之志的文化戰士聚集于此,用藝術喚起民眾。如今,村里的一處處舊址成為學習紅色歷史的課堂,通過實物、文字、圖片及數字化等多種形式,生動講述著師生們當年投身文化抗戰的感人故事。村里還建設了紅色文化研學基地,推出木刻版畫研學課程、文化交流活動等,進一步豐富紅色旅游內涵。
“過去,我們村出行非常不方便,哪能想到現在每年能有10多萬游客來參觀。”下北漳村村民李錦書感慨地說。
讓孩子參與進來
在武鄉的紀念館里,總能看到戴著紅領巾的小小講解員。武鄉縣文物保護和旅游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閆夢源介紹:“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我們啟動了‘紅色薪火,童聲傳承’實踐活動,讓小學生化身紅色文化傳承人,走進革命舊址、紅色場館,用自己的方式把歷史課本上的文字轉化成鮮活的故事。”
太行小學四年級二班的韓宇軒從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名紅領巾講解員。他說:“左權將軍是我的偶像,我要把左權將軍和先輩們的戰斗故事講給大家聽,把偉大的抗戰精神傳承下去。”
武鄉縣十分重視紅色精神的傳承,通過專業講師團隊進校園、少先隊員走進紅色場館進行志愿講解等方式,常態化開展“講紅色故事,育時代新人”活動。太行小學聘請專業講解員擔任校外輔導員,館校協同,推進“紅領巾講解員”活動;上電小學則定期舉辦“紅領巾講解員文化墻解說大賽”,鼓勵學生擔任小小講解員,向師生講述歷史故事;武鄉縣文物保護和旅游發展中心組織紅領巾講解員在節假日、寒暑假走進紅色場館,為游客講述家鄉的故事。
10多年來,武鄉縣先后培養了1600余名“小小八路軍講解員”“紅領巾講解員”,用童聲傳遞力量成為武鄉各紅色旅游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
“紅色+”拓寬空間
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武鄉縣不斷拓展旅游新業態,推出“紅色+綠色”精品旅游線路,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支持村民建民宿、開農家樂、銷售農副產品,打造32個獨具特色的旅游村,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吃上“旅游飯”、走上致富路。
家住太原,目前在北京上大學的曦文假日期間帶同學到家鄉游玩。“我們計劃去武鄉看看,除了想了解更多八路軍的歷史,還想去體驗豐州鎮下關村里的實景演出《太行山上》。”曦文說。作為一部大型紅色行浸式情景劇,《太行山上》將山水實景與多媒體技術、高科技立體舞臺裝置結合,巧妙運用多種舞臺元素,生動講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與太行兒女全面抗戰、艱難創業的光輝歷程,重現了太行軍民浴血奮戰、共同抗日的感人場景。《太行山上》自2021年7月1日首演以來,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超10萬人次。2023年6月30日起,該項目開展“走進《太行山上》青少年紅色之旅”活動,為學生群體提供免費觀演的預約通道。“這一運營模式已吸引全國1.7萬余人次學生觀演,有效拓寬了觀演受眾,更讓紅色文化得到廣泛傳播。”《太行山上》演藝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尤其受親子家庭和研學團隊的歡迎。
隨著游客的不斷增加,下關村不少村民從事起旅游相關工作,村民魏虎偉經營著一家名為“聚友”的農家樂,去年,他的農家樂毛利潤達到了40余萬元。
王家峪村同樣有許多村民吃上旅游飯。村民張慧鵬賣土特產給游客,去年純收入達到4萬多元。“來我們村參觀學習的人一年比一年多,村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左會村曾是八路軍衛生部所在地,如今是山西太行干部學院的重要教學點,近幾年年均接待游客3萬人次。村里建起了寫生基地、紅色教培中心,帶動了60余名村民就業。“我們借助附近旅游公路的便捷、板山景區的生態優勢,舉辦馬拉松、自行車比賽、攝影寫生等活動,進一步拓展了旅游發展空間。”左會村副書記申端陽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