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城紀念館
20世紀60年代,一批科技人員隱姓埋名來到西海鎮,當時對外稱國營221廠、青海礦區等。經過艱苦努力,他們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并生產出多種型號的戰略核武器。1993年,青海省將這里命名為西海鎮,并確定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南川東路烈士陵園內。烈士陵園建于1954年7月。陵園門前有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烈士群雕塑像,園內最高處是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烈士墓。1954年,西寧市政府將死難烈士的遺骨,安葬于陵園正中,并進行公祭。
果洛州班瑪縣紅軍溝
紅軍溝原名子木達溝,1936年7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經過這里,在石壁上寫下“北上響應全國抗日反蔣斗爭!安慶宣”的標語,至今字跡清晰醒目。這里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唯一經過青海的地方,因此,當地群眾把子木達溝改名為“紅軍溝”,將班前鄉政府扎洛村北吉德寺大經堂前曾設立的哨所命名為 “紅軍哨所”,將一座紅軍走過的獨木橋稱為“紅軍橋”。此外,為保護石壁上的標語,人們還建造了一座亭子。
莫河駱駝場歷史陳列館
莫河駱駝場歷史陳列館作為海西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記錄和凝聚著柴達木精神的根和魂。陳列館包括7個展廳,主題分別為“解放西藏”“十世班禪返回西藏”“西藏運輸總隊運糧援藏”“修筑青藏公路”“剿匪勘探”“駝運屯墾”“堅定紅色基因樹立家國情懷”。
循化紅光村
循化紅光村是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與國民黨軍閥英勇抗爭的紅色沃土,也是西路軍與撒拉族群眾建立革命友情的紅色土地。這里有紅光清真寺,還有紅軍小學、18座紅軍宅院及1987年為紀念紅軍豐功偉績而修建的西路紅軍紀念館等紅色遺跡。
格爾木將軍樓
在格爾木,慕生忠將軍的雕像,巍然聳立于主題公園內前往將軍樓的必經處。新中國成立之初,曾兩次騎馬進藏。入藏的艱難旅途,讓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萌生了要在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修筑一條現代公路的設想。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帶領第一批19名干部、1200多名民工組成的筑路大軍,來到格爾木河畔荒灘。當他們望著沒有樹木,沒有人跡,只有雜亂枯草的大漠戈壁時,隨員問:“格爾木在哪里?”慕生忠毫不猶豫地說:“格爾木就在你的腳下!我們的帳篷搭在哪里,哪里就是格爾木。我們要做第一代格爾木人!”
尖扎縣昂拉千戶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昂拉千戶府始建于清代,1941年由尖扎地區昂拉第七代千戶長項謙東智重建,1949年竣工,以四合二層木質結構建筑為主,占地面積約4600平方米,融藏漢建筑、木刻和壁畫藝術為一體,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這里,曾發生過先后十七次爭取項謙歸順的故事,成為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在西北地區解決民族問題的一次成功實踐。2010年,尖扎縣委、縣政府對千戶府進行全面修繕。
湟源縣小高陵村
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湟源縣著力把小高陵村打造成集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體驗區、休閑娛樂區、觀光農業區和餐飲服務區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同時,建設小高陵精神展覽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黨性教育活動,打造凝聚推動全縣發展力量的精神高地。小高陵曾先后獲得“造林先進單位”“全國水土保持先進單位”等獎項,是小高陵精神、小高陵改革開放光輝歷程的有力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