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的鄉村積極開拓紅色旅游的多元發展路徑,是推動我國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必要之舉,也是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方式。
百年黨史中的各個時期都在鄉村留下了深刻烙印。鄉村的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紅色旅游發展潛力亦十分巨大。在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的鄉村積極開拓紅色旅游的多元發展路徑,是推動我國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必要之舉,也是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方式。
一、加強組織協調,制定專項規劃
加強組織協調,有利于為鄉村紅色旅游的發展提供重要保障。目前,鄉村的紅色旅游發展總體上還處于初始階段,部分鄉村的紅色旅游發展還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在具體推進的過程中亦面臨一些客觀難題。加強對于鄉村紅色旅游工作的組織協調,統籌宣傳文旅、交通市政、黨校史志等相關部門,是綜合推進鄉村紅色旅游的重要舉措。同時,還需進一步理順部門之間管理和服務的權責關系,解決遺留的歷史問題以及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問題。
制定專項規劃,有利于為鄉村紅色旅游的發展提供重要指導。目前,不少鄉村還缺少專門性的、宏觀性的、戰略性的紅色旅游發展專項規劃。由于缺少科學規劃的指導,導致鄉村紅色旅游出現了諸如特色定位不準、重復建設嚴重、資源整合效率低等問題。因此,有必要制定站位高、視野寬、落地性強的專項規劃,把握總體定位,擘畫最優路線,實現科學發展。
二、夯實人才隊伍,借力科技創新
發展紅色旅游需要大力夯實人才基礎。受經濟發展、就業機會、個人職業發展潛力等多因素影響,目前鄉村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還存在較大難題。制定相關政策,培養和引進一批既了解黨史國史又掌握旅游管理專業知識、既重視保護革命遺址遺跡又重視紅色文化傳播的復合型人才,是夯實鄉村紅色旅游人才基礎的重要舉措。同時,還要逐步建立健全關于紅色旅游工作人員的成熟機制,在從業資格、繼續教育、編制待遇等方面,形成一套較為合理完善的體制,為鄉村紅色旅游乃至全國紅色旅游的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發展紅色旅游需要充分借力科技創新。各地可因地制宜地在紅色景點景區進行智慧化和信息化改造,積極引入現代化技術設施,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創新游憩休閑方式,增強紅色旅游的體驗性和參與性。如在旅游產品中利用AR和VR技術重現歷史場景,切實提升游客的沉浸式體驗感。同時,還可開發當地紅色旅游APP,提供語音講解,搜索景點周邊特色美食等,一站式解決游客難題,提升整體服務質量。
三、深挖紅色內涵,打造特色品牌
深挖紅色內涵,是發展鄉村紅色旅游的必要前提。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是紅色旅游的靈魂。因此,各地要在深挖紅色內涵方面,做足功課、下足功夫。地方史志辦、黨校等部門,要就本地的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并可就相關主題有方向有重點地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為打造有內涵、有深度的紅色旅游提供理論支撐和學術支持。
打造特色品牌,是發展鄉村紅色旅游的有效路徑。當前,推進紅色旅游是適應我國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紅色文化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基本都在探索紅色旅游的發展方式,但如何避免同質化、突出差異化,是一個亟待破解的現實難題。因此,各地要在深挖紅色內涵的基礎上,提煉本地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標識,創新紅色旅游宣傳方式,提升紅色旅游品牌知名度,同時還要激發品牌與本地人民群眾、異地到訪游客之間的文化共鳴、情感共鳴,更好促進各地鄉村紅色旅游品牌的塑造。
四、強化整體意識,促進多元融合
強化整體意識、促進多元融合是發展鄉村紅色旅游的必然趨勢。在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基礎上,鄉村在發展紅色旅游時,還要積極促進紅色旅游與鄉村、產業、其他形式旅游等的融合。
在紅色旅游+鄉村融合方面,可將紅色文化與鄉村農業生產、農村風貌、農事活動及農家生活等進行融合,創造性地利用鄉村元素對紅色旅游資源進行開發,打造紅色文化體驗村落、紅色文化創意小鎮,培育、推廣一批紅色有機農產品品牌,推動鄉村旅游、鄉村文創、休閑農業等綜合發展。
在紅色旅游+產業融合方面,各地可依托自身紅色文化資源,推進紅色旅游+生態產業、紅色旅游+大健康產業、紅色旅游+教育培訓以及紅色旅游+數字產業等的發展。
在紅色旅游與其他形式旅游融合方面,各地可根據自身特色特點,推進紅色旅游+鄉村旅游、民俗旅游、體育旅游、親子旅游等的融合發展。
同時,紅色旅游片區的融合發展亦是紅色旅游發展的重要趨勢。各地可根據自身擁有紅色旅游資源的具體情況,從革命歷史事件的整體性、革命歷史文化的統一性出發,聯合周邊區域開展紅色旅游,強強聯合,協同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