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烈士、巾幗英雄趙一曼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
趙一曼紀念館成立于1960年,位于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山腰的翠屏書院,木結構建筑莊重古樸,仿佛在默默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趙一曼,本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賓,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她受黨組織派遣奔赴東北,化名趙一曼在沈陽、哈爾濱領導抗日斗爭,迅速成長為英勇殺敵、身先士卒的杰出戰士。1935年2月,趙一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一師二團政委。同年11月,趙一曼因左腿負重傷被俘。1936年8月2日,受盡酷刑、寧死不屈的趙一曼英勇就義,年僅31歲。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趙一曼從容淡定,給遠方的兒子寫下家書:“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走進趙一曼紀念館第四展廳,當溫柔而堅定的女聲朗誦出這封家書時,觀眾無不為之動容。“家中長輩常常說抗戰勝利來之不易。追尋著趙一曼烈士的足跡,了解了她的一生,我心中的體會愈發強烈。”觀眾周雨琪說。
紀念館中的《趙一曼烈士事跡展》按編年體設計,分為“啟蒙·抗爭”“覺醒·磨煉”“抗戰·救亡”“堅貞·殉國”“銘記·奮進”5個單元,深刻詮釋了趙一曼堅定的信仰信念、忠貞不屈的愛國情操、英勇獻身的偉大犧牲精神。
紀念館還通過情景式講解與沉浸式互動,傳承弘揚趙一曼的革命精神。“館內有趙一曼烈士相關藏品920件套,其中珍貴文物87件套……”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觀眾們在紀念館開啟了一場紅色之旅。宜賓市民趙先生說:“作為宜賓人,我們一定要傳承好、發揚好紅色基因和優良家風。”
為了讓觀眾深入了解館藏文物背后的故事,趙一曼紀念館今年還上線了AI館員、AI講解員,提供24小時在線服務。
“AI館員、AI講解員不僅能向游客提供專業詳細的解答,還能為游客規劃游覽路線。”趙一曼紀念館館長廖永紅介紹,今年以來,紀念館已接待各類參觀團體860批次、觀眾38萬余人次,其中青少年觀眾16.5萬人次。
一曼路、一曼公園、一曼中學、一曼村……走進宜賓市,人們不難發現有許多以“一曼”命名的地標,宜賓人民以此緬懷趙一曼烈士,紀念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
位于宜賓市翠屏區白花鎮一曼村的趙一曼故居,復原了趙一曼的臥室、書房、起居室等場景。在數字技術的輔助下,故居生動展示了趙一曼成長、求學的經歷。在這里,觀眾們可以“穿越”回20世紀初,感受趙一曼的成長環境,深刻理解她的思想根源、革命初心。
趙一曼“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精神,早已超越了時空界限。近年來,宜賓市每年舉辦活動紀念趙一曼烈士,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
今年7月,中共宜賓市委六屆十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宜賓市委關于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加快建設國際旅游城市的決定》,明確賡續紅色文化,提升趙一曼紀念館等的紅色基因傳承功能,打造西南紅色研學高地。
下一步,宜賓市將整合紅色文化資源,以趙一曼紀念館、趙一曼故居為核心推出紅色旅游線路,帶領市民游客系統全面地了解宜賓的紅色歷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