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嘉興南湖重走“一大路”,去貴州遵義追尋“長征魂”……眼下,隨著各地文旅持續發力,紅色景點成為很多游客旅行途中必不可少的打卡地。紅色旅游具有重要的紅色文化傳承、產業綜合帶動屬性,在推進鄉村旅游、民俗旅游等關聯業態聯動發展以及餐飲、住宿、文創、演藝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具有突出的引領效應。
在偉人銅像前宣讀青春誓言、在歷史情境中聆聽感人的紅色故事、在大思政課上探討當代青年的責任與使命……自去年湖南省推出“我的韶山行”中小學生紅色研學活動以來,已有200余批次、超過30萬名學生踏上韶山這片紅色熱土,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在行走中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
一年多來,200余批次、30余萬名學生陸續走進紅色熱土湖南韶山,開啟“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之旅,在行走中重溫歷史,感悟革命精神偉力。這個項目通過創新模式用活紅色基因庫,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激昂少年之志,為紅色研學的創新發展提供了一個具有參考意義的樣本。
紅色資源是黨最寶貴的資源之一,記錄了黨的發展歷程、理論創新和實踐經驗,可以分為實物類紅色資源(包括紅色文化遺址和革命文物)、非實物類紅色資源(歷史文獻、檔案、圖片和聲像制品等)和精神類紅色資源(如“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三種形式。紅色文物是革命歷史的實物見證,在傳承紅色基因和紅色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風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征程上,要用好紅色考古,不斷從黨一百多年的革命和改革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匯聚磅礴的民族復興偉力。
一番激烈的“炮擊”之后,嘹亮的沖鋒號響起,身著各式服裝的人們在“團長”的帶領下,舉起“武器”高喊口號沖向不遠處的城樓……這不是在拍電影,而是時下火出圈的沉浸式紅色旅游體驗項目“跟著團長打縣城”。
有多堅定的信仰,就有多勇毅的行動,就能開辟多光明的未來。今天,我們依然需要堅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常修常煉、常悟常進,為黨的理想信念頑強奮斗、不懈奮斗
紅色文化是由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在偉大斗爭中形成的一種先進政治文化。作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教育價值,其教育意義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目標高度一致,在培養社會所需人才方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教育數字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同樣也是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因此,構建以紅色文化為核心、以數字化傳播為主要形式的思政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革命老區是我國“十四五”規劃重點支持的特殊類型地區,這里紅色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伴隨交通、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的改善,區位優勢越發明顯,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在近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江西省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高于全國0.8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增幅列全國第7位。江西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土地。該省交出的亮眼成績單續寫了紅土圣地榮光,為推進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和啟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紅色資源,涵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和物質遺產,包括但不限于革命遺址、紀念館、烈士陵園、文獻資料、藝術品、口述歷史等。這些資源不僅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實物見證,也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勇于斗爭精神的集中體現,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保護好、運用好紅色資源,加強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發揚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時代新風新貌。”創新紅色文旅融合形式,對于激發紅色文化的活力、彰顯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具有重要意義。“五一”假期,打卡紅色景點、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文化,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紅色研學團”“紅色體驗館”“紅色劇本殺”等紅色文旅深度融合的沉浸式體驗,為各地文旅發展增添了不少亮點。
《中國旅游報》社有限公司簡介
中國旅游報 中國旅游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2458號 京ICP備05019093號-3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發布許可證:1012017007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5168056